由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所為長江武漢航道工程局研發、設計的3500立方米/小時絞吸式挖泥船,9月2日在江蘇南通港閘造船廠開工建造。這是該所研發設計的第45艘大型絞吸式挖泥船。
多項關鍵技術自主研發
在疏浚工程領域,挖泥能力在2000立方米/時以上的被稱為大型絞吸式挖泥船,這是一種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工程船舶,近幾年國內有關科研設計院所一直在進行研發和設計。上海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所的教師和工程技術人員在以往研發設計的基礎上,捷足先登,抓住國內沿海、內河疏浚發展的機遇,加大研發力度,在一系列關鍵技術研究上取得了突破,包括“挖泥與輸送系統的配置和計算”、“挖泥船外載荷計算”、“三攬定位系統設計和計算”、“臺車系統設計計算”、“橋架系統的設計計算”等10多個項目。
2004年9月以來,該所先后自主研發、設計了2000立方米/小時、3000立方米/小時、3500立方米/小時、4000立方米/小時、4500立方米/小時絞吸式挖泥船等產品,總裝機功率從5000千瓦至20000千瓦,其中有非自航和自航的,有液壓和全電控制的,有不同定位方式的。該所的自主研發和設計使國產大型絞吸式挖泥船形成了系列。
大型絞吸式挖泥船是通過絞刀、離心泵系統等疏浚設備,完成挖泥、輸送、排出和處理泥漿等工序的,疏浚設備是絞吸式挖泥船的主體,因此,上海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所十分重視疏浚設備的自主研發設計。目前,該所已完全掌握了核心技術,絞吸式挖泥船大部分疏浚設備由該所研發、設計,國內廠家制造,國產疏浚設備裝船率超過95%,總造價不足國外同類型船的50%,與國外同類產品比,具有性價比高和維修服務便捷等優勢。